经济发展就该为子孙后代留条后路,这本是常识。
据了解,这11个省市共涉及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突出问题103个,其中问题最多的是湖北省,共33个。《通知》要求,相关省市生态环境厅(局)要督促各有关人民政府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巩固整改成果,举一反三,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涉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持续推进固体废物监管工作,积极防范环境风险,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解除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中挂牌督办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11个省市生态环境厅(局)的固体废物突出问题解除挂牌督办如以无毒用料或产品取代有毒用料或产品。例如电镀废水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无机废水。废水中重金属的种类、含量及存在形态随不同生产企业而异。即便是一套生产装置排出的废水,也可能同时含有几种污染物。
油类物质在废水中通常以三种状态存在。方法之一,是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减轻废水中油的乳化。自 1972 年以来,尽管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法数量增长了 38 倍,各国在环境法的立法层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很多法律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联合国环境署代理执行主任 Joyce Myusa 在报告的前言中写道,通过发布第一份全球环境法治报告,我们希望突出那些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国家的工作以及有多少国家因此变得更加强壮和安全。其中,公众参与是推动环境法落实、促使政府做出更好决策、让公司采取更负责任的环境行动不可或缺的力量。报告详细列举了自 1972 年以来,各国在环境法领域取得令人欣喜的进展,包括 88 个国家将健康环境权写入宪法,另有 65 个国家从宪法层面对环境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报告指出在过去40年,尽管全球环境法和相关机构蓬勃发展,但执法不力的全球趋势加剧了环境威胁。
报告的作者分析了导致执法不力的多种因素,包括政府机构之间协调不佳、机构能力薄弱、获取信息渠道不通、腐败和公民参与受限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近日发布《环境法治-全球首份报告》(Environmental Rule of Law-First Global Report),这是第一份有关全球环境法治状况的评估报告。
尽管绝大多数国家在条约、宪法或者法律中均有承诺加强公众参与,然而许多国家并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强公众参与,确保民众的环境知情权联合国人权与环境问题特别报告员David Boyd表示:这一报告解释了为什么近几十年来环境法发展呈现繁荣态势,但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持续存留的谜团。尽管绝大多数国家在条约、宪法或者法律中均有承诺加强公众参与,然而许多国家并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强公众参与,确保民众的环境知情权。报告的作者分析了导致执法不力的多种因素,包括政府机构之间协调不佳、机构能力薄弱、获取信息渠道不通、腐败和公民参与受限等。
自 1972 年以来,尽管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法数量增长了 38 倍,各国在环境法的立法层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很多法律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报告指出在过去40年,尽管全球环境法和相关机构蓬勃发展,但执法不力的全球趋势加剧了环境威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近日发布《环境法治-全球首份报告》(Environmental Rule of Law-First Global Report),这是第一份有关全球环境法治状况的评估报告。联合国环境署代理执行主任 Joyce Myusa 在报告的前言中写道,通过发布第一份全球环境法治报告,我们希望突出那些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国家的工作以及有多少国家因此变得更加强壮和安全。
如果环境法治不能得以加强,再严格的法律也注定要失败,而享有健康环境的基本人权将无从实现。环境法治是政府机构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可以通过信息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进行衡量。
其中,公众参与是推动环境法落实、促使政府做出更好决策、让公司采取更负责任的环境行动不可或缺的力量。报告详细列举了自 1972 年以来,各国在环境法领域取得令人欣喜的进展,包括 88 个国家将健康环境权写入宪法,另有 65 个国家从宪法层面对环境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
此外,50 多个国家成立了 350 多个环境法庭及审理委员会,60 多个国家对公民环境信息权的保障做出了相关规定2.政策的实施力度:环保督察种子撒下去了,能不能有所收获,有多大的收获,最终还要看浇水施肥和护养的功夫。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要转换思路,从制造转换到研发,规模扩张转变到创新,保持一个开放的学习态度。而技术红利的爆发,将会给陪练企业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环保的政策元年是2015年,可气的是,正当2015年环保行业开始抬头的时候,国内经济的增长开始放缓,所以环保行业产业化水平慢和低的原因也在此。这些硬性目标的确定,更是进一步掀起了十三五时期垃圾焚烧市场新一轮的释放。
1 政策趋势大监管格局形成,开启深耕时代国内的环保产业已经迈入2019年,纵观环保产业的发展,2019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局面,水土固废气的大监管格局已形成。经过多年的发展,治理工业环保的技术层面瓶颈早已突破。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环保产业眼下的未来和长远的未来:未来五年,中国环保产业是潮平两岸阔,未来二十年,中国环保产业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
在业务形态上,环境服务业比例将会逐渐增加,这是环保产业回归本质标志,也是意味着行业正在走向成熟。而如今政 府负债率高达2 6 0%,这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谈的地方政 府的债 务危 机问题。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从行业发展来看,大多数产废企业危废产量有限,但由于危废处理成本较高,再加上过去监管缺失,隐藏、倾倒、丢弃相对容易,瞒报、漏报现象严重,导致危废处理需求得不到有效释放。同时环保督察力度、政府监管力度持续加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盈利能力提升,支付意愿变强,在此背景下,危废处理需求也将加速释放。当红利消失,政府的钱袋子收紧的时候,环保行业自然会进入到裸奔的时代。
特别是2018年垃圾焚烧领域的高速发展,这与当下整个环保行业大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气十条》、《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
3 资金趋势认清现实,遵循裸奔时代的生存法则资金和环保行业的故事,戏剧性太强了。但城市化对环保行业的刺激是会又些延迟的,这就是业内经常谈的城市规划的落后与不科学。
2.技术红利开始爆发环保行业的本质是技术服务。新的格局下,环保产业已从政策播种时代进入到全面的政策深耕时代。
这里面会释放出量级远超城市的环保投资机会,农村污染治理领域是一个大风口。领域三垃圾焚烧2017年7月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指出,至2020年末,我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处理能力要达到59.14万吨/日。到2020年,各城市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基本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公共机构普遍实行垃圾分类,作为先行先试的46个城市要初步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后工业化时期,我们的经济已经从供不应求变成了供大于求,每一个行业我们看到的是产能过剩。
任何行业的调整阶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现金为王。只有配备了雷达的公司才能实现第一时间的高效布局和精准打击。
只要真实的用户需求还在,行业就是春天。旧的工程时代已经无法为环保行业提供足够的动能,那新的动能在什么地方?创新。
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如果杠杆不降下来,新一轮的增长是不会到来的。
评论留言